水声花影,我歌且谣

www.bianguan.net 2014-7-9 10:45:41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读仁谦才华诗集《藏地谣》 

                                      ● 白晓霞

诗人仁谦才华独爱水与花的意象,他的诗歌世界也因此而显得柔性有余。在仁谦才华的《藏地谣》这本诗集里,清晰地表达出一个藏地诗人的水乡情怀。

水的意象在《藏地谣》中随处可见,它们是闪亮的露珠、涓涓的河流、默默的雨雪、喧嚣的瀑布。

花的意象在《藏地谣》中满目皆是,它们是多情的苏鲁花、靓丽的金露梅、纯洁的雪莲花、内敛的杜鹃花。

水与花太多了,藏地诗歌便带上了南国水乡的风姿。

在水声花影之间,草原的日常生活在仁谦才华诗性的眼睛中被符号化了,令人惊艳的是,草原的文化因子(牦牛、帐篷、青稞酒、经幡、奶茶、牧羊女……)被作家用温暖炽热的心火慢慢地熬着、炖着、煮着,最后流出的诗篇竟带着苦意清香的莲子汤的气息!诗人之心,究竟何为?

是对母族文化的敬爱?

外人眼中粗犷壮美的青藏高原,却在诗人的笔下化成了氤氲的水花世界,它温暖而柔情,充满了母性气质,等待着被敬爱,这种对母族文化的深情守望,流淌在诗人那些颇具游记性质的诗篇中。《八廓街》:“八廓街绕着大昭寺转‘廓哇’/桑烟和桑烟之外的一切/水打磨盘样绕着八廓”,这是何等恬淡祥和的氛围啊,连藏獒也有着“温情平静的眼神”。《 羌塘:一扇启开千年草原的窗户》:“羌塘,一扇开启千年草原的窗户/是什么让你葳蕤千年/是什么让你一地歌谣”。从华锐来到西藏的诗人,你走过的何止是千山万水,但你的诗中却有着归家少年一般的熟悉与亲切,外人畏之远之的青藏高原,在你看来,却如带着水声与花香的自家庭院,你从容出入,心间流出的诗歌充满了水与花的柔性。

是对故乡母亲的牵眷?

对故乡的无尽牵眷之情是仁谦才华很多诗歌的主题,故乡天祝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曾经战火四起的历史经历,让仁谦才华的诗歌充满了低回的牵绊,如边塞胡笳,忧声切切,声声带血。《乌鞘岭:放大或者缩小》:“太阳照旧摊开丝绸的经卷/乌鞘岭,经卷之轴/身前落雪,身后落雨/……念经的风,点燃雪莲/一群蚂蚁正在穿越4000海拔/一条河/叨咕着我的前世,还有来生”。前世与此有缘,今生在此活着,来世还要预约,这是怎样的绵长情怀与执著心念?

是对生态环境的隐忧?

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生态意识是一个好诗人必备的心理,走过藏区的山山水水,那种美感与痛感始终双生在仁谦才华的诗歌意识中。《生态日记》:“毛藏河,南岔河,响水河/硕大玉体上滚落的三颗珍珠/淌着千年光华/在歌谣与故事的磨砺中/日渐瘦了”。《祁连雪殇》:“大雪山记忆的夹缝里/冰的身子正在苗条/鸟儿啼血/绿的栖居/因了什么而与你诀别/雪锈剥蚀的部位/好痛好痛”。顾城在《学诗笔记》中说,“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仁谦才华的生态理想就在阴霾的水意中展演着。诗中仍在叙写着故乡的河流,但是,它们早已经超越了个人故乡的狭小概念,变成了作家生态情怀的婉约表达,当下人类对自然的开掘与征服犹如一头失控的野兽,若干年后,人类的诗意栖居地又在哪里?诗人的忧与思如南国的梅雨一样弥漫在茫茫的草原之上。

仁谦才华这个藏地汉子,将自己的细腻心意用民歌一般的清新风致作了表达,草原迢迢茫茫,却被他扮饰得充满了摇曳生姿的水声花影,我们看到了行吟诗一般的且歌且谣的精致与洒脱。藏诗水韵,确实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