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人文风俗

www.bianguan.net 2013-7-24 19:17:12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民族

壮族

早在秦汉时期,防城就成为壮族的祖先——西瓯骆越的聚居地之一,据宋人周去非说:“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见《岭外代答》)。钦州“土人”操的“蒌语”,壮族自称“布壮”、“布土”、“布傣”等。又说,钦州“土人”称母为“米囊”,称外祖母为“低”,吃饭为“报崖”。上述称谓与本县“土人”相同或相近。与今天的壮语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防城的壮族,大部分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居住在板八、峒中、滩散等地的农、闭、韦、黄、马等姓氏的壮族,据说其祖先原住崇左、大新、宁明、龙州等地,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陆续迁入防城,被贬称为“村佬”、“偏人”。分布在防城、滩营、平旺等地的壮族,他们的祖先也是在很远古以前就迁至这一带居住的。

上思壮族,有土著,有同化的外来民族。土著即古百越人之后代,多居住山区。同化者是外来的汉族,一是外省迁入,经商务农。二是外籍入上思当官做事,定居繁衍,古称“官族”。据三华屯黄家族谱记载,黄姓始祖原籍山东益都县白马驿人。叫丁、平垌林姓,始祖原福建莆田县,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上思州土官请来做幕宾,遂居上思,至今580多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节日,称“阿宝”。在这个节日里,青年男女带着黑糯粽粑,集中在一起对唱情歌,通霄达旦。

汉族

汉族是历史上较早移居防城的一个客籍民族。自秦汉王朝先后派兵统一岭南,设置郡县,实行封建统治之后,中原人开始大批进入岭南“与越杂处”。战事结束后,为了防止当地越人的反抗,确保岭南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这些南征的将士被留驻戌守岭南各地的险关要塞。
  防城境内的汉语方言主要有粤语和客家话(当地称为啀话)两种,其中以粤语最为流行(包括当地的壮、汉、瑶族人多会讲粤语,是防城境内使用最广的交际用语,次方言,通称“白话”)。因地方不同,粤语次方言又有所不同,各具地方特点。此外,个别乡镇村的汉族人操“廉州话”、“黎话”的也有。

瑶族

瑶语自称“金门”、“勉”。古籍称“白衣山子”。境内瑶族属山子瑶(过山瑶),居十万大山一带,有盘、李、邓、张、赵、蒋、马、黄、陈、庞等姓,其中盘、李、邓、张、赵姓人数较多,有“五姓山人”之称。据瑶族家谱和神书(开山歌)所记,他们的祖先在福建省,后迁广东肇庆府,300年前从肇庆迁广西博白县,又迁玉林、贵县、灵山、防城,以后各分支先后来到十万大山北麓,先来的已200年以上,后来的也有100余年。租山以耕种,“刀耕火种”,吃山过山。有的瑶族后来购买了荒山或水田,便定居下来。

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讲瑶话。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褟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的桃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女的头饰多样,喜爱以银花、银串珠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可以区别。

与壮族一样,农历三月初三也是瑶族的节日,瑶族此日每人还吃一个煲熟的鸡蛋。

六月六是瑶族的重要节日,杀鸡鸭请道师祭神,用备存的山珍等宴请客人。

京族

京族的祖先是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清光绪元年(1875),氵万 尾岛京族乡约中说“承先祖父洪顺三年贯在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壹社贰村,各有亭祠”。洪顺三年即公元1511年,正是中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可见,迁到氵万 尾的一部分京族,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
  人口较多的刘、阮二姓的祖先原住越南吉婆(译音),后迁到越南涂山沿海打渔为生。有一次,他们在北部湾追捕鱼群来到巫头岛,见这里荒无人烟,又有较好的渔场,便定居下来,至今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京族的祖先从越南迁来后,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氵万 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

京族在历史上称“京”族,或称“越”族。解放初期曾称为越族。1958年5月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根据该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即喃文化。字喃双称“喃字”,是京族人在15世纪时参照汉字创造的本民族文字。直到50年前,京族人仍在歌本和宗教典籍中使用“字喃”。据调查,“喃字”是京族移居到巫头、氵万 尾、山心岛后,不懂汉语,用越南语又不能与地方语言交流的情况下,为方便交流,京族先辈们借鉴汉字的构字法,结合京语主间以及汉字表间表义而创造出来的,如三写作巴,五定作“南五”,左边表音,右边表义,独自创造了“喃字”作为本民族的文字交流。如用于书信,谈情说爱、故事、民歌、格言、谚语等过程都用“喃字”进行书写和交流,“喃字”是京族独创民族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进步,与各民族的交往增多,京族人逐渐汉化,接受了本地语言“白话”(粤语方言)和汉语,“喃字”文化被年轻一代人淘汰而不受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京族人的生活方式、服装、用语也随之变化,用“喃字”文化在本民族中记载交流也逐渐减少了。目前,京族只有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懂得“喃字”的书写、读音及用意。

京族妇女着菱形遮胸布,外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外出时,加穿窄袖的淡色长外衣,喜戴耳环。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齿和“砧板”的风俗。男子则上衣长及膝盖,窄袖开胸,腰间束带。现在除部分老年妇女外,大多与邻近的汉族的服装大致相同。

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 “哈”节(歌节),又称“唱哈“节。氵万 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为农历八月初一,山心为八月十日,红坎是正月十五日。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具有独特的民族建筑形式。除用作唱哈外,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和各姓的祖先牌位,是祠堂。神庙和娱乐场所三位一体的建筑。节日那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云集哈亭前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活动。祈保生产、人畜兴旺,并聘请业余歌手“哈妹”歌唱及进行其他文娱活动。

华侨

防城旅外华侨历史长久,人数众多,分布极广,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赛、菲律宾、老挝、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波兰、新加坡、意大利、丹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葡萄牙、瑞士、瑞典、巴西、新西兰、加拿大、比利时、巴拉圭、西班牙、朝鲜、韩国、香港和澳门等33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共有32万多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侨乡。

民国前后近百年来,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旅居国外低人一等,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祖国不断强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侨居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受到鼓舞,精神振奋,扬眉吐气。不少华侨华人在居住国参军从政从教从商,发挥了重要作用。防城港籍华侨身居异国,不忘家乡,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关心家乡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华侨捐资或投资为家乡办实业、办学和其他福利事业,对防城港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富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宗教信仰

防城港市人对宗教信仰观念较为淡薄,信教人大部分信仰佛教,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

佛教

佛教于清代传入,目前有东兴观音寺和防城水月庵,全市有佛教信徒115人,信仰佛教的群众约三万五千人。佛教寺庙的主要活动有朝暮课诵、水陆法会、进香、朝拜等。重大纪念日主要有观音诞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观音成道日(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和观音出家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等。信仰佛教的群众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到观音寺进香、朝拜。

天主教

1849年法国教士包文来东兴传教,在今东兴市楠木山、竹山建有罗浮、三德天主教堂,1854年法国教士到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建一小教堂,1925年教士劳克勤将教堂扩建,可容纳700人活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法国神富道到上思传教,1878年在上思设立了主教府,建起了上思教堂(已毁)、米强教堂,那蒙教堂、东冲教堂(已毁)进行传教活动。现有教徒3000多人,5000多名信教群众。天主教礼拜聚会读圣经活动由教堂负责人主持,而圣洗、告解、领圣体、终博、神品等宗教活动则由教区派神职人员主持。

基督教

防城港市基督教于清光绪元年(1875)传入,上思县思阳镇永泰街曾建有“福音堂”(已毁),教堂设有“南宁道救医院上思分院”。目前信徒仅130多人,音堂每星期三晚上,星期日上午举行礼拜聚会,主要活动有唱赞美诗、读圣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会活动基本停止。1980年,教堂开始恢复教事。1984年,上级拔款对部分损坏的教堂进行了修复。2005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12处,有教徒3000多人,5000多名信教群众,有12个批准登记开放的宗教场所。防城港市成立后,即成立宗教事务管理局,按照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