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习俗-奇异的防城港食俗
- ·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 ·婚之日,在瑶家
- ·防城港人文民俗
- ·金花茶
- ·水声花影,我歌且谣
- ·东兴传统风俗习惯
- ·上思瑶寨及瑶族风情
- ·牛腹闹春鼓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娶个越南新娘 跨国婚姻能幸福吗?
- ·防城港名优土特产
- ·探寻防城港市江山半岛千年古运河
- ·黄喜雄和他的砧板陀螺
- ·广西壮族的婚礼习俗
- ·防城港人文风俗
- ·上思壮族的“契认”习俗
- ·防城港上思民俗斗鸡庆新春
- ·“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壮族习俗
- ·茅岭双黄蛋
- ·刘永福 援越抗法
- ·广西防城港上思县过年习俗
- ·广西评旅游“必购”商品 七百多种精美商品壮味浓
- ·跨国旅游线路三天两晚游
- ·东兴市中越边境旅游节 每年10月28日至30日
- ·为周一波“脱光”点赞
- ·防城港上思举办瑶族婚礼实景演绎活动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防城港港口历史湮没的古埠
黄喜雄和他的砧板陀螺
www.bianguan.net 2015-3-20 17:17:29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凭借出色的做陀螺手艺,黄喜雄在峒中一带颇有名气。今天(4月2日)一大早,黄喜雄就带着他亲手制作的大大小小20多个陀螺来到江口村“打起陀螺唱起歌”2014年防城港市边境民间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
在手中、在地上、在空中,从直径不足10公分的小陀螺到直径超过40公分的大陀螺,像是被黄喜雄施了魔法,不停地旋转,引起围观者一阵阵欢呼。
从小就开始玩陀螺的黄喜雄,从事陀螺制作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陀螺的制作是纯手工的。木材平常以质地坚硬的龙眼树为主,不容易开裂,又能保持适当的重量。最佳的木材是蚬木。因为重量越大,陀螺保持旋转的时间就越长。选取的木材,并不是越直越好,最佳部位是离地约1米的树茎。选好材料就是根据木材来采取合适的大小打磨加工。陀螺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底下的钉子,要想让陀螺转得稳就一定要让钉子尽可能的低一些。”黄喜雄还告诉记者,要制作一个40公分直径的大陀螺估计要用两天,而小陀螺通常只要两个小时左右。
现在,黄喜雄除了自己做陀螺,还收了不少徒弟,“这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
小贴士:
峒中砧板陀螺,据记载,起源于宋代,明朝在宫廷流行,流传于防城港市中越边境峒中一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峒中砧板陀螺,一般采用坚度高、韧性好的优质红木制成,上平下尖,因形状、大小与砧板相似,故称砧板陀螺。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