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岳父挥刀乱砍前女婿瞬间重伤
- ·全国首个边境旅游网上办证预约系统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启用效果显著
- ·防城港江口村打着陀螺奔小康
- ·防城港港口区发展特色种养 "小八黑"做出"小八菜"
- ·“真糊涂”行骗牟利 “假聪明”自投罗网
- ·防城港核电站开展“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
- ·宜居还数防城港
- ·防城港壮瑶一家亲 喜喝“同心水”
- ·42名原告上思法院“讨说法”
- ·防城区与海河县缔结友好关系
- ·陈公馆
- ·广西防城港在全国首推边境旅游网上预约办证业务
- ·港口区公车镇公车村开展“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清洁行
- ·赵发旗检查部分“十百千”项目
- ·防城港市企业大步迈出国门
- ·防城港市公安局玉石局长“八一”建军节慰问武警官兵
- ·东兴速破“金花茶树”失窃案
- ·一家本土民营企业的“金桥”传奇
- ·防城港:货车相撞司机被困 消防官兵紧急救援
- ·走进“西部铁军”
- ·防城港迈向海洋文化名市
- ·爱心人士齐聚防城港市社会福利院送温暖
- ·防城港里火口岸贸易发展迅猛
- ·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
- ·东兴“7·23”计生局凶杀案被告一审被判处死刑 不上诉
- ·七年削减90%粉尘——宁波港治污工作探访
- ·防城港市审计局电话
- ·防城港团市委电话
- ·防城港铁路运输:通衢广陌天地宽——供给侧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 ·丹竹江变身幸福乡村样板
簕山古渔村的美丽蜕变——防城港港口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纪实
簕山古渔村位于港口区企沙半岛的东南面,核心区域面积约480亩,是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全村70多户近300人,素以“耕海”为生,民风纯朴,文化源远深厚,村里现存有建于明朝的李庄古堡、有号称“南方雪原”的沙丘、有“陆地红树林”之称的古老银叶树、有参天古树、珍稀树种40类之多的滨海原始森林、有数10平方公里盛产沙虫的沙质台地海滩……是北部湾不可多得的天然观潮点之一,是广西沿海地区现存较完整的古渔村之一,亦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变迁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缩影。
近年来,港口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特色旅游名村工作,成立了由区长担任组长的特色名镇名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港口区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有力推进了簕山古渔村创建特色名村的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提升、丰富和完善簕山古渔村,提高簕山古渔村的旅游品位和知名度,港口区先后编制了3个簕山古渔村建设规划和1个整改提升方案,并按照规划实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中的精品,使之成为防城港市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同时,健全了簕山村民理事会管理机构,完善了房屋建设管理、环境卫生等管理制度;每年在该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开展旅游法、旅游业管理知识、业务技能、旅游营销、消防、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住建、旅游等部门经常到该村开展特色旅游名村建设专题讲座,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创建知识和旅游服务知识,向其灌输“一流的思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的质量方针和“热情、微笑、严谨、诚信”的服务宗旨,有效地促进了该村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该区通过实施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使簕山古渔村的资源特色得以进一步凸现,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和游览体验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并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为突出簕山古村、古树、古渔猎 “三古”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港口区进一步整合资金,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不断完善该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设计了导视系统。目前,该村已有住宿接待床位338张,有同时容纳600人以上用餐的餐饮设施。
围绕簕山古渔村的历史文化及资源特色,该村还成立了簕山村民理事会,定期举办簕山古渔村“与浪共舞”观潮节,并结合渔业季节,组织开展围网捕鱼、挖沙虫、耙螺、捞海虾、捡海鸭蛋、海钓、游泳、烧烤、祭海、观潮、岛礁探险、沙滩休闲游乐、海产品科普观光、红树林科普游览等丰富的旅游体验活动。
经过几年的建设,簕山古渔村已成为港口区发展特色旅游名村的一张美丽的名片,先后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科技示范村”称号,并入选广西第一批传统古村落。最近,又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