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钦州过了那么多次伏波庙会,但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www.bianguan.net 2016-11-30 18:04:26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在钦南区康熙岭镇横山伏波庙最热闹的时分,莫过于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村民抬着伏波像“神游”,所到之处旗帜飘扬、锣鼓声响、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钦南区康熙岭伏波庙会,它是当地群众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定疆界,平乱安民、疏河通航而形成。

今年夏季,钦南区康熙岭伏波庙庙会——伏波将军祭祀入选钦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类。

走进康熙岭横山伏波庙,红黄相间的二进院子香火鼎盛,伏波庙会理事会的副会长黄创新,正在给伏波将军的雕塑上香,冉冉升起的香烟为“主神”伏波将军披上一层袈裟。此时并非庙会时节,但通过长长的功德碑以及鼎盛的烟火,让人仿佛看到了庙会中伏波“神游”的热闹场景。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抬抬红色的轿子停在康熙岭横山村的空地上,轿子里坐着伏波将军等神像。轿子前,村民们摆满了祭品:一只只煮熟的鸡昂首向天,一个个红色的馒头垒在盆子里,一棵棵青菜摆在桌上,还有猪肉、大粽、苹果和柑橘。旁边立着的大香炉,满是燃着的线香。

康熙岭曾举办的游神活动。

村民忙不迭地向神像跪拜、叩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国泰民安。另一旁,鞭炮燃放,爆炸声响。威武雄壮的狮子上下跳跃,此起彼伏的八音响彻耳边。

横山村所游之神,出自横山伏波庙。庙里供奉的主神,就是两千年前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伏波将军马援。公元42-44年,马援进军九真、日南、合浦诸郡,平定征侧、征贰叛乱,立铜柱以为东汉南部边疆的标志。

为纪念马援将军,清乾隆时(1784年),当地群众在铜柱的东面——康熙岭镇横山村捐资建造伏波庙,1885年民族英雄冯子材又出资扩建。

“伏波‘神游’庆元宵在横山由来已久,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黄创新的父辈是伏波庙的信仰者,耳濡目染下,他通过这种活动寄语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史料记载:

马援(公元前14年至公元49年),字文渊,为汉代著名将领。建武17年(公元41年),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令其统率10万大军,南征交趾,平定叛乱。公元49年,62岁的马援在进击武陵“五溪蛮夷”时,在军中病故,被追谥为“忠诚侯”。

七万人参与祭祀

一种信仰,一种寄托。

如今的伏波“神游”不仅仅限于横山村,还覆盖康熙岭的其他村庄。元宵当天,舞狮队、舞龙队搭乘机动三轮车首先进场待命,“伏波将军”和“神仙”们坐着轿子,由村民们抬着,随着锣鼓声优哉游哉地行进。村民早就“严阵以待”,于路边搭起长长的简易架子,上面缠满鞭炮;在干爽的田野里,烟花布起“长龙”,绿色的引线已经放开,随时可以点燃。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村民纷纷捧出丰盛的祭品,虔诚地等待着“伏波将军”的到来。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百姓出于祈福,在横山的伏波庙加进其他“神仙”,有玉霖大帝,有“有求必应”的华光大帝以及观音、土地神等。数百年来,“伏波将军祭祀”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持续扩大,由原来的几百人变成现在的7万人。

本文来源于:钦州旅游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