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上森林” 打造“生态名片”——防城港市大力保护红树林工作纪实

www.bianguan.net 2016-5-11 15:15:57 新闻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一直以来,我市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已经成为我市亮丽的“生态名片”。图为5月7日,记者拍到的市民和游客在石角红树林拍照。 本报记者 覃丽园 摄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不错,这样连片的红树林,看着真是赏心悦目。”5月7日,记者到位于防城区江山半岛的红树林石角片区采访,现场不少游客对这片红树林带来的视觉美赞叹不已。
游客们漫步堤岸,不仅可以欣赏红树林、群鸟飞舞的大自然美景,还可以看到海上的优美景色。每当潮涨时,红树林淹没在海水中,若隐若现;待到潮退时,连绵的森林重新浮现出来,慢慢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渐渐展开,最后又呈现郁郁葱葱的景象。

的确,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已经成为我市亮丽的“生态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完善红树林保护区管护能力

红树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

近几年,在国家海洋局、自治区海洋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处坚持以保护管理好红树林生态系统及相关资源为目标,开拓创新做好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生态得到良好恢复,公众参与和宣教工作成效显著,保护区先后获得全国海洋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集体、 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首批全国中小学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每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和国际重要湿地评估中都获得了优等级。

同时,加强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沿岸建设完成三个基层管理站,五个管护瞭望塔,鸟类生境防护网、界碑、界桩、界标、实时远程监控系统等管护设施,保护区基础管护能力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加强巡护和执法力度,采用无人机巡逻、快艇巡逻等手段,联合各部门打击违法捕鸟、破坏生态等行为,确保生态资源有效管控。加强科技管理能力建设,建设了北仑河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管理GIS系统工程,将先进的GIS技术引入保护区日常管理中,使GIS技术与生物多样性管理紧密结合,提高了保护区保护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多部门积极参与保护红树林活动

红树林又称“海上森林”,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市沿海村屯和市民对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海洋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每年的6月8日,市海洋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为契机,以海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全市沿海地区集中开展海洋环保系列活动,提高公众“依法管海,科学用海”的海洋环保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保护区在珍珠湾管理站、竹山管理站、鸟类救护站布设了宣传功能各异的科普教展厅开展公众的宣传教育;派人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科普教育;还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让小学生带动家长参与红树林保护活动,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努力使红树林保护工作由“保护区主导”向“公众主导”转变,每年有超过5000人次参与到保护红树林队伍当中来。在建的红树林博物馆、红树林科普广场和红树林生态宣传栈道建成后,保护区科普宣教将会出现质的飞越。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仑河口保护区已成为大学生科研实习基地、中小学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2013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红树林保护区成为候鸟的安全家园

我市海岸线长584公里,浅滩涂面积2万多公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滩涂面积就有1万多公顷,从2010年至今,完成种植恢复红树林1500多亩,恢复种植海草床50亩,滨海过渡带恢复种植120亩。

由于红树林保护得当,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的候鸟,从2010年~2016年2月,保护区鸟类记录从原来的187种上升到目前的252种,增加了65个鸟类新记录。监测到全球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濒危鸟类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在保护区越冬,大量的珍稀鸟类在保护区停留觅食。为了加强迁徙候鸟通道的安全,保护区联合林业部门、森防等相关部门,每年开展打击围网捕鸟行为专项行动,确保鸟类在保护区安全越冬,保护区成为候鸟的安全家园。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

>>防城港新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