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罕见鸟类紫水鸡惊现北仑河口保护区
- ·防城港东兴市新登记企业大幅增长
- ·防城港市简介
- ·养鹅带领引导群众致富
- ·我市党建“双百”工程推进扎实成果丰硕
- ·防城港市经济运行呈稳中加快趋势
- ·【防城港是个好地方】《鸟瞰防城港》第二集《桃花湖公园》
- ·防城港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电话
- ·自治区召开纠风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电视电话会
- ·南山峡风景区基础建设如火如荼
- ·防城港市出台政策联系关护优秀人才
- ·防城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
- ·防城港:让旅游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 ·东兴竹山 保护海洋绿肺
- ·假如,金花茶走进防城港千家万户
- ·防城港货物出口迎来开门红
- ·防城港原创节目《欢乐哪嘟呜》拿到广西电视台“壮乡三月三”活动邀请卡
- ·防城港市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 ·以群众平安为荣——滩营派出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二三事
- ·金湘军强调:培育拓展海洋经济 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 ·防城港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电话
- ·薄熙来对购买尼斯别墅知情应担罪责
- ·防城港市针鱼岭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 ·上思县政府办公室电话
- ·第三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 ·防城港市北仑河口保护区积极应对红树林虫灾
- ·2013年防城港年吞吐量1.06亿吨
- ·防城港白沙万派出所加强社会治安整治
- ·境外边民到东兴试验区就业数量逐年增加
建美丽乡村 筑和谐家园——打造“氧都上思”乡村建设升级版
天堂屯鸟瞰图。
明哲村玉学屯公共服务中心。
花园式农家小院。
明哲村玉学屯休闲小广场。
远远望去,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汪门屯青山环抱,座座黄墙黛瓦的瑶家小楼错落掩映在绿树丛间,宛如宁静的世外桃源。走在汪门屯整洁优美的村道上,看着他们堆叠整齐的柴垛、房前屋后栽植的绿化树木和盛开的花朵,展现了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崭新瑶寨。
2013年以来,上思县全面落实自治区和防城港市工作部署,先后启动“清洁乡村”、 “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工作,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为打造“氧都上思”乡村建设升级版,该县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效。
抓组织领导,促进责任落实
为推进“美丽上思”乡村建设活动,上思县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全县领导干部深入挂钩联系村、屯、户,在一线了解情况、开展指导,落实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抓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采取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后盾单位支持、群众自筹等办法,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累计投入1.75亿元,重点解决农村垃圾治理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的保洁员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县财政补助全县每个自然屯每月150元作为保洁员补助。同时,全县83个行政村,每个村配一辆3万元的垃圾清运车,每辆垃圾清运车运行费用每月补助500元,83个行政村级垃圾清运员,每人每月工资1300~1600元。这些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确保了村屯垃圾及时清运处理。该县还注重整合资金投入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叫安镇平江二组、三组是该县首批建设的示范点之一,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00万元,建成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功能区,并对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硬化了村屯道路,还建设了广场、凉亭和花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抓村民自治,发动群众参与
上思县探索创新村务管理模式,强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作用。公正乡的天堂屯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劳模”“五老”在农村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受人尊敬的重要作用,成立以屯内“五老”为核心的卫生管理理事会,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绿色志愿者”队伍,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该屯乡村建设成果得到不断巩固,村屯垃圾处理基本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先后获得自治区“清洁乡村 百佳村屯”、“绿色村屯”以及市“美丽村屯”等荣誉称号。
天堂屯只是该县实施“美丽上思”乡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该县积极推动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在村民理事会的配合和推动下,全县996个自然屯(生产组)均已制订村规民约,全县成功创造了“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星级文明户评比、功能区划分等有效方法和经验,得到自治区、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各村屯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村民开展清洁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该县创新采取“县出水泥、乡出沙石、群众投工投劳”的三级保障措施,抓好自然屯屯内巷道硬化。全县共免费发放水泥1万多吨,完成了120个村屯300多公里的自然屯道路、巷道硬化,进一步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抓示范建设,强化辐射带动
突出抓好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聘请专家进行新一轮规划设计,完成了村委所在地村屯、中心村和交通干线50户以上自然屯规划编制229个。汪门屯位于十万大山腹地,居住着60户瑶族群众。该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汪门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投入190多万元对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投入15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8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初步完成乡土特色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同时,该县还培育了思阳镇明哲村、叫安镇平江村、那琴乡联惠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屯,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思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深入开展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油茶、八角、肉桂、铁皮石斛、牛大力、肉牛、红香橙、香糯、香鸭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目前,上思县现代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长德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良种肉牛繁育育种基地、排柳村红香橙产业基地等特色种养基地已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前,该县在推进服务惠民工作中,也注重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叫安镇百包村是首批服务惠民示范点之一,该村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具备了提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的目标。
“美丽上思”乡村建设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县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生态优势,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和全县人民一道全面推进“美丽上思”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把巍巍十万大山下这颗璀璨的明珠建设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