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州:打造一流滨海国际旅游目的地
- ·6月3日起钦州口岸服务再升级 足不出户即报关
- ·钦州浦北香蕉田头收购价每公斤达2.2元
- ·钦州烟墩大鼓迎来四方宾客
- ·越南青年代表抵钦参加中越大联欢
- ·7月1日起钦州纳税人将减负近2600万元
- ·钦州坭兴陶首登广西卫视跨年盛典舞台
- ·那蒙邀你一起欢庆壮族“三月三”
- ·修正药业成功牵手钦州
- ·防城港市气象局电话
- ·广西钦州气象、水文为“美丽旧州,清洁乡村”植树添绿
- ·钦州本地杨梅开始上市 但售价10元一斤
- ·千人同台竞技 喜迎“壮族三月三”|钦南区拉开喜迎2018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序幕
- ·钦州鲈鱼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广西专家组赴钦州为荔枝龙眼产业“把脉开方”
- ·2016钦州梦幻灯光旅游节点亮钦城
- ·55名考生申请高考成绩复核 经查均无误
- ·钦州工商公安联合查处传销“一日游”
- ·钦州这个煤矿将变身旅游景区,有你想不到的美
- ·钦州七十二泾大蚝养殖示范区在广西榜上有名
- ·钦州游玩又添两景点,植物园里赏花江滨公园看水
- ·【四月】抓住浦北春天的小尾巴,走走,看看,转转
- ·钦州一马路将试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 ·昨日钦州12站点降暴雨 多雨时节荔枝采摘需及时
- ·小董杨梅
- ·钦州港站首次顺利完成超限货物运输任务
- ·6月起,这些政策变化影响你我的旅游出行!
- ·钦北杨梅采摘带动乡村旅游热
- ·八寨沟丰富旅游迎八方来客享假日大餐
- ·灵山大芦村把央视《中国地理》摄制组吸引来了,最近积极创建3A景区
灵山大芦村把央视《中国地理》摄制组吸引来了,最近积极创建3A景区
大芦村半月塘。韦耕洲 摄
据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支书劳军厚介绍,近期大芦村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创旅游AAA景区工作。同时,央视10套《中国地理》摄制组于12月20日在大芦村拍摄完毕。
庄严的镬耳楼。韦耕洲 摄
对于大芦村,灵山人绝不会陌生。蓝天下,庄严雄伟的镬耳楼;青砖上,古色古香的百副楹联;古树上,悠然自得的白鹭;半月塘畔,七旬老人在看小孩嬉戏……这些一幕幕映入眼帘的景和人,无不让灵山人在精神上蒸腾着一种古村文化的气息。
村中一角。韦耕洲 摄
游客走在寻觅古人的足迹。韦耕洲 摄
古宅是大芦人的形。走进大芦村,古人的足迹依然清晰,明砖青瓦,雕梁画栋,石梯墙砖,屋檐木门,工艺无不精湛,成为明清岭南建筑文化研究的瑰宝。
宁静的东园别墅。韦耕洲 摄
楹联是大芦人的魂。“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这副对联,成为大芦人自宅院开创者沿用至今的家训重要内容。每逢节庆,走进大芦古宅,便可看到该村劳氏家族第十三代书写楹联的传承人劳言生在张贴红纸家联。“楹联内容不变,每年翻新,子子孙孙都要诵读,数百年一直沿袭到今天。”年满78岁的劳言生说道。
游客在观看舞蹈跳岭头。李平摄
跳岭头是大芦人的情。跳岭头是大芦人一种祭祀性的民间歌舞,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群下,此舞蹈不失为大芦人直抒性情的一种方式。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月中旬,大芦村内跳岭头的舞蹈便悠然而起。表演时,艺人头戴面具,身穿戏服,手执刀斧。表演程式有开坛、点将、跳三师、跳四帅、走大江、咏古,最后是捉蛤精。乐器有象鼓、高边锣、马锣。白天演出开坛、点将,晚上演出跳三师、跳四帅、走大江、咏古等,到翌日晨捉蛤精结束。看似简单的民间舞蹈,却蕴含着大芦人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等满满的祝愿。
夕阳下,古荔枝树倒影成双。韦耕洲 摄
日暮,夕阳照在半月塘上,微风轻抚,波光粼粼,岸边柳枝摇曳,百年荔枝树如老人般遥望着古宅身后,300多年前老祖宗依照北斗七星的布局栽种的古陛树。此刻,来往游客依然未肯远去,深深陶醉在此景此物中。据大芦村旅游景区管理员颜忠宝介绍,今年以来,大芦村景区接待游客超10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