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市龙狮团夺得“狮王”桂冠
- ·2016年防城港市龙舟赛即将开赛 西湾海上训练忙
- ·防城港迈向海洋文化名市
- ·防城港市麒胤公司养牛养鸡“养”进央视
- ·凡人英雄值得时代礼赞
- ·防城港市远程办电话
- ·结婚八年妻子未孕 丈夫起诉离婚法院不准
- ·央视直播江平镇端午节特色民俗
- ·防城江海事处旁边车辆乱停乱放
- ·防城港口岸大米进口保持广西各口岸首位
- ·海边摸螺玩得“嗨” 安全问题需注意
- ·在防城港安居
- ·迎战风沙修起大码头
- ·南防钦北今启动同城化进程
- ·防城港市转型升级“互联网+互市贸易+金融”模式
- ·港口区:唱采茶宣传“诚信计生”
- ·从“坐堂办案”到“上门服务”
- ·防城港伏波文化园进入收尾阶段
-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 ·“三月三”和清明节期间防城港市天气前雨后晴
- ·防城港成养老天堂 孝顺父母就让他们定居一墅江山
- ·东兴市国旗一条街 成为华商和归侨投资兴业热土
- ·防城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话
- ·防城港:让旅游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 ·防城港、东兴报名到境内、境外旅游的最新计划,如何报名?
- ·簕山迎来了今年最为壮观的天文大潮
- ·上思县政协办公室电话
- ·中国重启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边境游异地办证
- ·防城港市新闻网开设3·15专题
- ·保护“海上森林” 打造“生态名片”——防城港市大力保护红树林工作纪实
南宁空港口岸销毁近1吨禁带物 境外购物别太任性
你知道吗?盒装的燕窝、腌制的肉制品、色泽亮丽的热带水果……这些都是禁止携带入境的物品。
3月13日,在距离南宁机场口岸两小时行程的广西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广西检验检疫局公开集中销毁近期在南宁空港口岸查获的990公斤旅客禁止携带物。
据广西检验检疫局南宁机场办事处主任夏福明介绍,自2011年以来,南宁空港口岸共截获禁止携带入境物品3900多批次,重约1.016万多公斤,检出外来有害生物190多批次。广大旅客在境外旅游、探亲或商务活动时,切记购物不可过于任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携带物品“多样化”
春天是播种好时节,旅客从境外购买花木种子回国栽培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有些种子属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禁止携带入境物品,原产于非洲的辣木树种子辣木籽便是其中之一。今年2月3日,南宁机场口岸检验检疫人员从来自老挝万象的入境航班中截获辣木籽33.12公斤。
在销毁现场,记者看到即将被销毁的辣木籽以及其他禁止携带入境物品,可谓种类繁多:有新鲜水生产品、肉类、蛋类、水果花木,有包装好的肉制品,还有价格不菲的燕窝、灵芝、东革阿里等。
据统计,2014年广西口岸共查获燕窝及其产品105公斤,东革阿里108.5公斤,灵芝81.7公斤。所有截留物品,均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销毁过程“透明化”
2月6日,南宁机场办事处检验检疫人员在查验来自泰国曼谷的航班时,发现一名入境旅客携带有可疑物品。经现场开包检查,可疑物品是海产品干海马,重约1公斤。
“对于查获的干海马、燕窝、灵芝、东革阿里等价格较高的携带物,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会如何处理?是否存在擅自挪用的可能?”面对记者的提问,南宁机场办事处旅检一科副科长谢琪辉对此坦言:“公众对此存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集中销毁查获的携带物,并在公众和媒体监督下进行,目的就是为了打消公众疑虑,增强执法透明度。”
3月13日,记者在口岸旅检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将查获的旅客携带物品对照现场截留物登记表,一件一件进行查实核销,然后统一装入专用塑料袋内,搬运至检验检疫消毒专用车上,押送至销毁处理现场——广西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卸下车的携带物,由该中心工作人员与检验检疫人员办理交接,逐一核对签字确认,后送入焚烧炉内,进行无害化高温焚烧处理。全过程做到无缝监管,并向公众和媒体开放。
外来生物“安全化”
“非洲蜗牛、福寿螺、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这些赫赫有名的外来有害生物一旦传入我国,就会给国门生态安全造成严重伤害。”据办事处旅检科周振回忆,2014年3月26日,某矿业公司代表搭乘吉隆坡航班到达南宁,检验检疫人员在其行李中发现掺杂着土壤的数袋矿石样品,而土壤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入境物。最终,实验室人员从矿石土壤中检出活体螺旋属线虫,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植物外寄生线虫。
南宁机场办事处负责人表示,旅客携带禁止入境物品,可能传播植物病原线虫、真菌、细菌等,引发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我国农林牧业健康发展,对其进行及时集中销毁,能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检疫风险,保证国门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