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铁路运输:通衢广陌天地宽——供给侧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 ·北仑河口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防城港市纪检监察学会成立
- ·东兴市人大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人行道改造工程开工
- ·防城港口岸顺利退运环保指标超标的锌精矿
- ·防城港力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防城港市组团参加乐游广西冬季推广活动
- ·防城港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电话
- ·奋战一线见“欧哥” 公正执法铸忠诚
- ·桃花湾:十年巨变看城建
- ·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
- ·防城港市市政管理局电话
- ·防城港:纳税人可到邮政营业网点代开发票
- ·去年全市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 ·防城港市8家企业获新增就业岗位社保补贴
- ·超强台风“威马逊”将对防城港造成较严重影响
- ·四大经验助推防城港市“美丽创建
- ·那良镇那良古街“修旧如旧”怀旧旅游
- ·防城港市将打造4条精品生态乡村示范带
- ·防城港市海洋局电话
- ·防城港生产总值首季增幅居全区之首 竭力稳增长
- ·“中越边民大联欢”在广西防城港启动
- ·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 ·浙江省旅游局到防城港市进行旅游市场秩序交叉检查
- ·北海至防城港北特快列车将于6月1日开通
- ·贫困患者的福音——上思县推行“先看病 后付钱”政策
- ·防城港:披上“婚纱” 产出“金果”
- ·防城港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有奖
170多个扶贫项目“闹”富上思县瑶乡
www.bianguan.net 2014-7-15 9:44:44 新闻专栏:客服中心
到南屏赶考 走群众路线
170多个扶贫项目“闹”富上思县瑶乡
一条条水泥路通进村屯,一项项产业落户瑶家——盛夏,地处十万大山深处的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也特别“热”了起来,投资近2亿元的170多个扶贫项目在该乡“闹”得正欢。
南屏瑶族乡是上思最偏远的乡镇。为了推进该乡的扶贫攻坚,2003年到2006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启动了南屏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初步解决了行路、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用电难、儿童上学、农民增收、农民住房、群众看病、乡干住房、村干办公用房等“十大难”。当年,瑶族同胞发自内心地说,这是党给南屏瑶乡带来的“第二次解放”。
斗转星移,一晃10年过去,今年10月南屏瑶族乡将迎来建乡30周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县开展了“到南屏赶考”提升扶贫攻坚工作主题实践活动,县领导和各单位挂钩帮扶瑶族乡9个行政村,把促进农民增收、山区经济发展作为对自己和单位的“大考”。他们深入瑶乡,走村入户,与瑶胞交朋友,倾听民意,摸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社会民生等详情,回来后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制定了瑶乡扶贫攻坚规划路线图,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南屏大会战”。
对于此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4月中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和市长何朝建同日深入南屏瑶族乡,调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要求广大干部心系群众冷暖,一抓到底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南屏常隆村距县城73公里,是全县扶贫攻坚工作难度最大的村。上思县委主要领导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挂钩村,多次深入村里调研,列出全村扶贫攻坚工作的规划,迅速在该村实施了每户种植1亩穿心莲、1亩何首乌、1亩牛大力、1亩油茶,每户有1人外出务工等“五个一”工程。随后,督促交通局修建通村水泥路,林业局破解八角村不挂果问题,农业和人社局负责药材种植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由财政出资50万元购买药材种子免费发给瑶胞,联系一家林板企业为瑶胞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等,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常隆和米强村已种植林下金花茶、毛竹、何首乌、穿心莲、山油茶530亩,另有香菇、牛大力等一批种植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农技培训和务工招聘会。
常隆村百马屯村民邓玉付说:“以前没有技术指导,什么都不敢干。现在有了农技人员的帮扶,心里特踏实。”如今,他已投入10多万元,建起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培育的石斛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更加喜人。“去年以来,我们共在南屏瑶族乡实施了172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达1.9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353万元。”该县领导介绍说。
7月9日,笔者在该乡看到,投资900多万元的丁朝至乔贡水泥路已经完工,南屏至巴乃、枯叫至常隆、南屏至江坡等水泥路也在加紧建设,今年该乡将能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成新圩场和街心公园、民族风情一条街,美化了环境;危房改造进度快,近600户城镇、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改善了人居环境;水利建设完成了约3万米三面光渠道的建设;另有一批城建、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也将投入使用……
在南屏圩场,“新世纪超市”的大招牌很醒目。“以前交通不便,没有外来游客,瑶胞出来买东西的也不多。如今通了水泥路,人流量大了,我们就到这里开了超市。”超市的湖南籍老板姓唐,这也是该乡的第一家超市。
诚然,正如这家超市的名称,经过新一轮的“南屏大会战”,如今的南屏已大跨步迈入了新的“世纪”。(梁富盈 梁鹏洋)
170多个扶贫项目“闹”富上思县瑶乡
一条条水泥路通进村屯,一项项产业落户瑶家——盛夏,地处十万大山深处的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也特别“热”了起来,投资近2亿元的170多个扶贫项目在该乡“闹”得正欢。
南屏瑶族乡是上思最偏远的乡镇。为了推进该乡的扶贫攻坚,2003年到2006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启动了南屏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初步解决了行路、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用电难、儿童上学、农民增收、农民住房、群众看病、乡干住房、村干办公用房等“十大难”。当年,瑶族同胞发自内心地说,这是党给南屏瑶乡带来的“第二次解放”。
斗转星移,一晃10年过去,今年10月南屏瑶族乡将迎来建乡30周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县开展了“到南屏赶考”提升扶贫攻坚工作主题实践活动,县领导和各单位挂钩帮扶瑶族乡9个行政村,把促进农民增收、山区经济发展作为对自己和单位的“大考”。他们深入瑶乡,走村入户,与瑶胞交朋友,倾听民意,摸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社会民生等详情,回来后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制定了瑶乡扶贫攻坚规划路线图,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南屏大会战”。
对于此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4月中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和市长何朝建同日深入南屏瑶族乡,调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要求广大干部心系群众冷暖,一抓到底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南屏常隆村距县城73公里,是全县扶贫攻坚工作难度最大的村。上思县委主要领导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挂钩村,多次深入村里调研,列出全村扶贫攻坚工作的规划,迅速在该村实施了每户种植1亩穿心莲、1亩何首乌、1亩牛大力、1亩油茶,每户有1人外出务工等“五个一”工程。随后,督促交通局修建通村水泥路,林业局破解八角村不挂果问题,农业和人社局负责药材种植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由财政出资50万元购买药材种子免费发给瑶胞,联系一家林板企业为瑶胞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等,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常隆和米强村已种植林下金花茶、毛竹、何首乌、穿心莲、山油茶530亩,另有香菇、牛大力等一批种植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农技培训和务工招聘会。
常隆村百马屯村民邓玉付说:“以前没有技术指导,什么都不敢干。现在有了农技人员的帮扶,心里特踏实。”如今,他已投入10多万元,建起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培育的石斛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更加喜人。“去年以来,我们共在南屏瑶族乡实施了172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达1.9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353万元。”该县领导介绍说。
7月9日,笔者在该乡看到,投资900多万元的丁朝至乔贡水泥路已经完工,南屏至巴乃、枯叫至常隆、南屏至江坡等水泥路也在加紧建设,今年该乡将能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成新圩场和街心公园、民族风情一条街,美化了环境;危房改造进度快,近600户城镇、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改善了人居环境;水利建设完成了约3万米三面光渠道的建设;另有一批城建、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也将投入使用……
在南屏圩场,“新世纪超市”的大招牌很醒目。“以前交通不便,没有外来游客,瑶胞出来买东西的也不多。如今通了水泥路,人流量大了,我们就到这里开了超市。”超市的湖南籍老板姓唐,这也是该乡的第一家超市。
诚然,正如这家超市的名称,经过新一轮的“南屏大会战”,如今的南屏已大跨步迈入了新的“世纪”。(梁富盈 梁鹏洋)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