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欢喜喜去看“炮” 高高兴兴来吃“炮”
- ·王茁又获广西女性书画展一等奖
- ·再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小梁燕载誉归来
- ·钦州礼仪习俗—婚嫁
- ·钦州“海妹仔”蜕变“白天鹅”
- ·林希元在钦州
- ·钦州民间艺术—剪纸
- ·钦州民间艺术 烟墩大鼓
- ·钦州知州、岳飞次子岳霖
- ·走亲戚(钦州过年习俗)
- ·清代文人冯敏昌
- ·灵山县丰塘镇庆“炮期”节历史悠久,古称“炮圩”,又名“炮会”
- ·萃军将领冯兆金
- ·钦州村医人大代表余献山
- ·翻阅古越州——“浦北探秘”之二
- ·钦州的传统节日
- ·钦州民间体育—打陀螺
- ·谏议大夫宁原悌
- ·小梁燕荣膺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 ·冬季旅游需要哪些措施来为保证安全和健康加分呢?
- ·钦州民间童谣
- ·钦州民俗节日 炮期节
- ·七月七
- ·古代传说的三婆娘娘
- ·钦州历代乡贤简介——唐鲤
- ·钦州民间艺术-采茶戏
- ·天国军帅苏三娘
- ·钦州民俗节日 三娘湾观潮节
- ·钦州生活习俗—发型和首饰
- ·钦州俗语歌谣(记忆)
钦州民间曲艺 竹马
www.bianguan.net 2014-3-7 17:25:57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钦州竹马是一种唱舞兼有的民间曲艺,舞蹈风格特点边唱边舞;服饰道具有民间舞服、钱尺、花扇、手帕、草帽;角色人物有马公、马妹。相传这种民间曲艺由玉林传入钦州浦北县平睦乡,流行已近百年。
竹马表演
竹马表演方式是用竹篾和纸扎糊好两只马头、臀尾,每只再用两片竹把马头臀尾连接起来作马身。由两个少年打扮成古剧人物,分别站入两只马身的两片竹中间作骑马状,马身下用彩绸作为裙裾,代表马脚(同时遮住表演者的脚);道具还有钱尺两支(代表马鞭)、花扇、手帕、草帽(代表草筐、喂马盘),由马公(男生)、马妹(女旦)分别拿在手中演唱。表演程式有:“引马”、“牵马”、“洗马”、“嘻马”等,在《走四门》曲调中进行;走完“四门”,唱《贺歌》、《十庆贺》、《盘花腔》、《煮朝歌》、《竹马歌》、《小十送》、《十二盘花》、《唱仙人》等曲调。从马的全身好处唱起,唱词从岁首叙述至岁末,歌颂马在各个季节为人们立下的功劳。解放后,竹马经过改革创新,加入歌唱社会主义的新内容,曲调与桂南采茶调有些相似。每年习惯春节前后巡回各村演出。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城市旅游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