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花茶种植培训班在大勉村举办
- ·边贸码头一居民楼起火 消防官兵救出4名群众
- ·防城港供电局开展社会责任日活动 计量中心成关注焦点
- ·东兴进境种苗(景观树)指定口岸正式启动
- ·港口区社保惠民工程提前实现过半目标
- ·东兴金滩大酒店电话
- ·2013年8月6日召开《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新闻发布会
- ·赞中越跨境旅游
- ·防城港上思县一男子入室偷乌龟被“现场直播”
- ·防城港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
- ·防城港市图书馆新馆今日举行揭牌仪式
- ·海上跨境游渐成防城港市旅游品牌
- ·用双氧水浸泡鸡爪 3人获刑
- ·防城港市与越南广宁省代表团共商双边旅游发展大计
- ·那梭镇200红领巾小卫士谱写“美丽日记”
- ·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电话
- ·一男子在东兴抢劫的哥50元被判1年4个月
- ·防城港光企“水泥路”改建竣工通车
- ·如何做好物业收费管理工作
- ·19支队伍角逐2015年防城港市海上龙舟赛前三名
- ·防城港东兴市启动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
- ·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转变 “四风”见成效
- ·防城港:车辆遗洒、飘散载运物将被予以上限处罚
- ·盛隆230万吨镍合金项目顺利推进
- ·防城港已有9000多人办理装修提取公积金业务
- ·陈武参加防城港代表团审议
- ·防城港金花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 ·防城港上思那板水库现“神秘鸟”——海南虎斑鳽
- ·防城港市多个作品获第七届广西园博会奖项
- ·防城区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
防城港市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
碧海蓝天、阳光沙滩、绿水青山,这是我们美丽港城的自然生态。中国最大的城市红树林、中国白鹭之乡、中国氧都、中国长寿之乡是防城港市的生态和旅游招牌。上山、下海、出国是防城港市独具的旅游特色。良好的生态是大自然赋予防城港市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防城港市最大的品牌和优势。要使这一最大的品牌和优势长久地惠及港城人民,就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打好生态和旅游特色品牌。
春节刚过,元宵未到,3月3日市委金湘军书记便亲自率队深入防城区和上思县开展全市旅游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专题调研,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建设旅游经济、生态经济的高度重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和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既事关民生,更事关发展;既影响着防城港市的现在,更决定着防城港市的未来。要始终坚持生态强市、绿色发展,坚持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并重、开发与保护共赢,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必须强化生态保护。防城港市拥有580公里的海岸线,海岛多,海湾多,海滩多,“海在城中,城在海中”,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全市生态好,气候好,环境好,人长寿。但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防城港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必须强化生态保护,特别是要守住生态规划底线。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最后的底线,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对海洋、海湾、湿地、湖泊、河流、山体、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公路和铁路防护绿地、基本农田等进行最严格的保护。严控项目环保准入门槛,严禁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上马;加大重点流域、大气、粉尘、土壤、矿山等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必须打造旅游和生态特色品牌。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防城港市旅游景区景点比较多,A级景区就有10多个,但缺乏特色和品牌,真正能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基本没有,处于小、弱、散的状态。因此,我们发展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用点轴开发的“集焦”理念,突出重点和特色,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到两个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品牌,最终带动全局发展。旅游方面,要突出“滨海”、“边关”和“生态”特色,打响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中越跨国旅游集散中心品牌和北部湾生态体验旅游品牌。生态方面,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特色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延伸等方式,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健康产业,打造生态示范城市;要以生态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生态经济建设,以绿色经济、有机经济、循环经济一体发展,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家园同步建设,把生态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当前,防城港市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景区、景点的主干道路及支线道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建设。同时要大力引进旅游、文化方面的人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努力打造“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努力走出一条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既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市民尽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