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江平镇就在街坊身边的优秀文化站

www.bianguan.net 2015-2-2 10:37:21 新闻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舞台触手可及,演出无处不在,人人都是主角。文化暖风吹进了东兴市江平镇老百姓的生活,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气象正在江平镇蔚然呈现。

1月13日中午时分,冬阳懒懒地洒在江平镇文化站门前的篮球场上。几名刚刚放午学的小学生似乎并不急着回家,而是骑着自行车先到篮球场上玩耍一会儿。球场旁边,是一些健身器材,一名老奶奶正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孙子惬意地晒着太阳。“晚上到这里玩的人更多,打球的、跳舞的,可热闹喽。”

江平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可不单单只有打球、跳舞,歌圩就很受老年人欢迎。1月13日正好是农历廿三,是江平镇歌圩日。“你要是早一点到兴许还能赶上呢。”刚刚从歌圩回来的文化站站长吴国贺为记者恰巧错过而感到有点可惜。

吴国贺告诉记者,每月农历的十三跟廿三,老人们都会到广场那边赶歌圩,唱歌、跳舞,非常热闹。“一般都有好几十人参加歌圩,多的时候百来号人也是正常的。”吴国贺说。文化站还会引导镇上、村中、各团体开展特色民俗活动,每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就10多场次。

江平文化站除了组织的活动多,参加的人数多之外,在硬件方面也是相当强大的。吴国贺告诉记者,文化站内设多功能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辅导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娱乐室等六科室,藏书近万册,报刊杂志21类。前来借阅书籍的大多是江平镇本地和周边的村民。“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比较受欢迎,有很多村民向我们反映,希望能有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呢。”文化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江平文化站逐渐成为服务三农的科技信息平台,同时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娱乐活动中心。文化站外设有戏台、灯光篮球场、气排球场以及羽毛球场等公共场所共1500多平方米。

江平镇集京族、海洋、长寿等文化于一体,是全国重点镇、广西特色文化名镇。在吴国贺眼里,文化站还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推广和传播江平镇丰富多彩的民俗和独具特色的京族文化风情。

他告诉记者,文化站承担着国家级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哈节、独弦琴弹奏艺术和京族民歌、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以及交东新时期贝丘遗址等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重任。

走进京族博物馆会有惊喜。这里清晰记载着京族,这个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的历史痕迹。通过京族人衣、食、住、行等器物展示,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京族的生产生活。这里还可以看到京族的文字——字喃。

京族祖先为书写自己的语言,借用汉字、仿照汉字字形,创造出这种方块字,常用在京族歌本和宗教典籍中。直到50年前,京族人仍在歌本和宗教典籍中使用喃字。江平镇集资30多万元出版发行《京族字喃传统叙事歌集》和《京族百年实录》两书。

当然,这里还有正在逐渐绽放光彩的藏品——京族独弦琴,它是京族地区独有的民间弹弦乐器。结构简单,演奏手法却相当独特。2010年5月,独弦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平镇筹资20万元建成独弦琴传承培训基地。

除了京族博物馆之外,其所在的氵万尾村还有京族哈亭等民俗文化气息浓厚的场馆。为了更好地传承京族文化,村里还开设京族学校,传授孩子们民族历史、京族歌舞、独弦琴弹奏等课程。“每年承办京族哈节、端午节龙舟赛等20多场节庆活动。”吴国贺介绍。

京族文化对内传承兼顾对外宣传。近年来,江平文化站先后培育和扶持全镇15支文艺团体,其中氵万尾村的“京族人家·独弦天籁”艺术团赴台湾演出,并大获成功。2014年12月,江平文化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站。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

>>东兴新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