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京族
- ·《过桥风吹》京族民歌
- ·莫运朝
- ·何凯军
- ·京族跳天灯
- ·京族的宗教集神谱
- ·京族“竹杠舞”
- ·京族哈节—歌声传情 “缘分”天注定
- ·京族历史沿革
- ·中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隆重庆祝哈节
- ·东兴侨情
- ·京族的丧葬习俗
- ·客家风情
- ·京族的来历?
- ·京族的文化
- ·京族的宗教信仰
- ·京族少女,京族姑娘,京族美女
- ·京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京族文化——访哈节传承人罗周文
- ·京族婚姻习俗 京族婚制
- ·独弦琴成京族文化符号
- ·东兴人的民间生活:挖沙虫
- ·京族哈节 京族又称“唱哈节”“唱哈”即唱歌
- ·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民族曲艺 京族民族乐器
- ·京族风俗习惯
- ·京族的发源地是越南吗?
- ·京族——居住在我国沿海边疆的一个民族
- ·京族高脚罾传统捕捞技艺传承培训班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海迎门举行开班仪式
- ·京族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 ·京族哈妹组合获青歌赛广西赛区决赛三等奖
京族婚姻习俗 京族婚制
www.bianguan.net 2013-5-6 9:58:36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京族婚制
民族内婚。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的汉、壮民族通婚的很少。
同姓不婚。在京族的传统风俗中,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
父母包办婚。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门,或买童养媳(长大后“圆房”)。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