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姑娘”下乡展身姿
- ·防城港市将提升特色农业产业“三品”
- ·GDP增幅“广西第一”从何而来?
- ·防城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
- ·防城港三月三假期气温忽高忽低有风有雨
- ·防城港口岸进口矿产品检验量稳定增长
- ·2016年端午节假日防城港市共接待游客23.1万人次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防城港务集团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3%
- ·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 ·港口区逾千户独生子女家庭喜领保健费
- ·防城区青年代表团赴越南进行友好交流
- ·防城港一混凝土搅拌车侧翻司机被困
- ·防城港市产业发展百项工程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市强力推进“绿满八桂”工作
- ·防城港市司法局
- ·防城港招聘会现场现81岁高龄“替求职者”
- ·防城港扶弱济困显真情
- ·南山峡风景区基础建设如火如荼
- ·防城港市国税局干部农绿萍荣获“全区优秀志愿者”称号
- ·防城港市防城区创新中越边境合作交流形式
- ·防城港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 ·防城港怪石滩:春天到海滩看青苔
- ·一座海湾新城的崛起 6年来防城港城市建设走笔
- ·防城港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稳中有升
- ·首个市本级培训费管理办法出台
- ·防城港北站顺利运行1周年
- ·防城港边境百果香山庄“香”到联合国
- ·防城港市巡警支队电话
- ·山城处处展新姿
边海文明示范带——边海绽放文明花
我市一直把“边海文明示范带”创建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3年以来,我市又紧紧围绕“一年有亮点,两年大变样,三年成品牌”的创建工作目标,抓组织领导,抓项目建设,“边海文明示范带”创建活动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在交东村比以前干净了,村容比以前漂亮了,文化生活也充实了,真是越来越好啦!”日前,一位交东村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市启动的创建“边海文明示范带”工程。
一个个宣传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篮球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3年,东兴市投入10万元建设交东村宣传文化长廊,投入68万元建设山心村哈节观海台及山心文化广场;港口区投入35万元用于企沙剧场改造;防城区投入1500万元用于那良镇文化广场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文化阵地,改变了群众文化生活娱乐单调的状况。
一条条硬化道路如带子环绕乡村,进一步实现道路硬化村村通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为群众创业致富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如防城区那良镇2013年共投入5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
一座座乡村特困户的危房得到改造,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防城区2013年共投入110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工程,特困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个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我市结合“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村容整洁整治工程,如防城区茅岭乡茅岭村积极搞好村容村貌建设,人居环境不断亮化、美化、绿化。
2013年,我市共投入资金约26337.5万元,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
农村的环境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又如何?日前,记者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税局、港口区财政局等示范单位,心中不禁赞叹:“美丽!”
全市各示范单位做好“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庭院美化、亮化、绿化高标准建设,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开设“道德讲堂”,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
我市认真制订方案,不等不靠,积极筹措,全面掀起“美丽家园·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热潮。宣传工作强力铺开,净化、美化工作如期完成,环保设施不断夯实,榜样的力量辐射全市各单位。
防城区水营街道办丹竹江村通过大力开展“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改善了乡风民风,整洁了村容村貌,社会主义新风尚也蔚然成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总要求,扎实抓好东兴市河洲村、吒祖村、港口区牛路村等一批典型新农村示范村,使之真正成为“边海”小康样板村;以示范户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让农村示范户的致富经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通过发展金花茶种植、海水养殖、“红五类”农业品种种植、打造美食镇美食节等富有特色的项目,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如东兴市的“江平虾”地理品牌、港口区的光坡鸡及红沙大蚝、防城区的茅岭鲈鱼,均打响了品牌,形成产业,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我市充分利用既沿海又沿边,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资源优势,以“我爱海疆我爱家”为主题,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为广大未成年人搭建一个展示才华、怡情益智、健康成长的快乐平台。东兴市交东小学通过开展保护家乡“海上森林”——红树林活动,培养队员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