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劳动者婚礼 工装伴郎团抢眼(图)
- ·防城港市今年将建30个农村幸福院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白浪滩污水处理工程强力推进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防城港市景区建设靓丽纷呈
- ·沃尔玛和万达影城签约进驻防城港
- ·7月21日起防城港北站全部列车恢复运营
- ·“走边关、到海防、进军营”活动走进防城港
- ·防城港市委主要领导赴京汇报工作
- ·防城港海关
- ·防城区与海河县缔结友好关系
- ·防城港市监察局
- ·南宁机场大促销:铁路客免费坐大巴、早班客免费住宾馆
- ·防城港市海洋局电话
- ·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快开工建设广西滨海公路
- ·防城港市财政斥资500万元建立旅游担保基金
- ·防城港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迈进
- ·大项目造就现代版滨海新城——防城港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今年防城港市旅游工作重点
- ·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稳步推进
- ·防城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皓月当空夜 他们将与家人团聚赏月
- ·防城港镍合金及深加工项目通过环评
- ·防城港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警方向越南警方移交两名毒犯
- ·北部湾经济区全面推进户籍同城化
- ·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 ·68名新队员加入滩散小学护碑小分队
- ·防城港渔氵万港区第五作业区码头建设顺利
- ·防城港市11月CPI同比上涨2.5%
防城区:传承+创新,为发展注入文化之魂
群众歌咏比赛、茅岭采茶戏、“三月三”——“打起陀螺唱起歌”中越边境旅游节、端午节龙舟赛、金花茶节等这些响亮的文化品牌,彰显了防城文化的特色,也在年复一年的与民同乐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近年来,防城区坚持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植根基层,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为城区全面协调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传承优秀元素 展现文化魅力
刚刚落幕的防城区第三十六届群众歌咏比赛吸引了全区各阶层的文艺爱好者参赛,也让防城人民再次感受到歌咏之乡的精彩魅力。
从1980年开始,防城已连续36年举办此项赛事,参与活动的文艺工作者和群众达40余万人次。36年的坚守,歌咏爱好者唱出了自己的梦想,防城人民也在一届又一届的歌咏文化中铸就着防城精神。
如今,歌咏比赛已成为防城文化的一面镜子。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防城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脉络:从单一文艺表演到文艺活动形式的日渐多样化,从文艺工作者的演出到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从自娱自乐到与民同乐等等。歌咏比赛见证了文化的发展,也书写着文化事业的历史。
比歌咏比赛历史更悠久的茅岭采茶戏,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品牌,防城采茶戏在2012年还进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防城区茅岭镇也在2014年获得自治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传统采茶戏曲调缓慢,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节奏音律的需求。为使这一传统的文艺表演形式能够接地气,体现时代感,该区多次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对采茶戏的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组织创作人员通过改编曲调曲谱的形式,将采茶戏与当下流行的广场舞深度融合,让戏曲走下戏台走上广场,合上新时代的节拍,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2015年8月,防城区举办了防城采茶特色广场舞邀请大赛,吸引了全市乃至周边地区近30支队伍组团参与,为推广传统文化提升采茶戏的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工作上,防城区不遗余力,认真组织人员上山寨、下乡村进行普查,先后争取自治区资金扶持30万元建设茅岭采茶戏传承示范基地、那良高林大板瑶“阿宝节”传承示范基地、峒中那丽“砧板陀螺”、 峒中壮族“天”传承示范基地、那良客家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大菉镇那厚村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那良镇高林村成功入选国家民委发布的首批340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深耕基层文化 与民同乐共舞
\防城区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全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措并举,让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为按时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无线发射台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该区多方筹集资金,整合各方资源,2016年共投入300余万元,夯实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基础。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先后投入321万元建设防城区图书馆、谦受图书馆、十万山瑶族乡文化站、峒中镇细坑村瑶族文化展示馆、峒中镇峒中口岸文化等项目。
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方面,防城区利用现有的共享设备、图书阅览室、村级文化体育健身场所等免费向群众开放,并逐步扩大免费开放的范围,适当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效率。截至10月底,该区今年免费开放共服务群众10多万人次。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益电影下乡放映制度,实现文化惠民常态化。投入37.44万元,在全区146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播放公益电影1872场,受众达12000人次,让农民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看上最新的电影大片。
依托节庆,防城区积极筹办体育赛事推广全民健身。截至10月底,共组织开展“中国体育彩票杯”气排球赛、“迎春杯”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老年人门球赛、迎春武术舞狮表演赛、端午节龙舟赛等各类群体活动11次,参与人数达2.3万多人次,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深耕基层文化,坚持演创并举,利用独特的“边、山、海”文化资源,该区还精心组织文艺人才,创作出不少体现时代精神、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如快板《九个严禁得记熟》、地方采茶小戏《两学一做就是好》、捱歌表演唱《啊,来来反“四风”》、独弦琴独奏曲《欢歌擂鼓庆丰收》、舞蹈《盘王之女》、《藏》等。
构建文化产业 多元融合发展
2013年,防城区获评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随后,该区成立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联合多个部门编制《防城港市防城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区总体规划(2013—2024)》。该规划立足防城的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人类宜居、生态环境良好、特色文化产业突出的精品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目前,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境高山漂流文化旅游区、华业康乐城文化体育休闲公园等文化产业项目进展顺利。特别是金花茶产业项目,该区已发展了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产业有限公司、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生产加工科研企业。
为打造好边境高山漂流文化旅游区,除了做好硬件工作,防城区还从软件方面着手,每年“三月三”都举办“打起陀螺唱起歌”——三月三中越文化旅游节,借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此外,防城区积极向文化企业宣传相关最新政策,帮助桂人堂金花茶、华业集团等骨干文化企业申报中央和自治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继2014年华业集团得到自治区体育局100万元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外,2015年桂人堂金花茶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文化活力。同时,广西防城港金花茶创意产品拓展提升项目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国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填补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入选国家级层面项目库的空白。
近年来,防城区还大力扶持发展采茶戏、“三月三”、群众歌咏比赛、《金花茶》刊物等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连续举办5届金花茶节,努力打造边山海特色的文化品牌。深挖潭蓬海上古运河、白龙古炮台、那良古街、盐马古道、刘永福故居、十万山剿匪等历史人文景观,整合十万山南麓生态资源,融合采茶戏、跳盘王、砧板陀螺等本土文化元素和少数民族元素,借民间传统文化之力,积极打造享誉全国的边山海精品旅游文化产业。
在传承中保护历史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现代文明,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准的产业定位,让防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文化防城的魅力日益彰显。
>>防城港新闻专栏
推荐阅读
-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防城港运输段电话
- 东兴试验区目标:2022年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排头兵
- 江山半岛出土恐龙骨骼复原的“江山龙”骨架运抵市博物馆布展
- 防城港:以绿色为底色 建设美丽宜居海湾城市
- 皓月当空夜 他们将与家人团聚赏月
- 行驶途中货车油箱突然起大火
- 如家快捷防城港兴港大道店
- 防城港白浪滩景区紧张备战“三月三”
- 广西人在防城港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护照越来越方便啦,成人只需身份证可办理
- 中国与东盟探讨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
- 何朝建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 竭诚合作 互惠共赢——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成功救助一名突然发病出境旅客
- 防城精制糖公司2013/14榨季精糖产量增幅超三成
- 防城港金海岸艺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