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景区奉上“厚礼” 广西游客尽享北海文化盛宴
- ·广西专属假期,催热北海旅游
- ·北海机场“西南空中通道”航班加密
- ·北海市完善综合交通设施体系
- ·北海至梧州动车开通
- ·北海入选最佳养老城市50强 "银发市场"有待挖掘
- ·北海园博园预计月底开园
- ·央视又见北海,《今年过年不回家》3月25日开播
- ·北海今年4月份起将逐增10对动车
- ·融入 “互联网+”推动北海市旅游全面发展
- ·涠洲岛鳄鱼山景区将创5A
- ·航班密集票价低 打“飞的”也方便
- ·【遇·乐活】活动丰富,内容精彩!银滩“嘉年华欢乐季”广受好评!
- ·北海市多措并举保护红树林湿地 “海上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 ·北海旅游景区直通车月底试运营
- ·北海港又见海豚
- ·北海旅游公厕,游人“方便”不方便
- ·台风离开北海仅几小时,北海市旅游局就组织专人到全市各景区点,查看灾情,慰问受灾人员,共商恢复重建大计—— 雷厉风行下基层 扶持重建两手抓
- ·北海铁山港口岸首次向韩国出口豆粕
- ·国庆节期间进出北海自驾车26.4万辆
- ·北海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之民间文学《美人鱼传说》
- ·做好安乐窝 “候鸟”常南飞
- ·201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720万人次,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 ·北海旅游食品的又一张名片—海鸭蛋
- ·《旅游法》,让旅游更纯粹
- ·禁止证照不全船舶从事海上观光游 22艘海上观光游木质船停运
- ·北海两家单位入选2016年全区“金绣球”农家乐示范点
- ·这个秋天,就约北海青山头吧!
- ·清明节期间北海冠头岭将实行交通管制
- ·北海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70万人
北海百年老街的可喜与期待
不久前,我市百年老街再获殊荣: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名列其中,成为广西唯一上榜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北海市的老居民,笔者十分高兴并深感荣幸。
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能够上榜,绝非浪得虚名。毗邻外沙岛的珠海路,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与珠海路相隔不足百米的沙脊街(今民建一巷),约始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1),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是北海市区最早的街道,故有“北海第一街”之称。全街全长400余米,东西走向,建在形呈脊椎隆起的沙带上而得名。沙脊街只有2米多宽,路面全用花岗岩石条或其他石条铺砌。沙脊街往南几十米就是中山路,该路是较有规模的骑楼大街,原名为牛车路,形成于清末。1927年拓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
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不但始建时间早,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珠海路的前身叫大街,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和德国森宝楼洋行旧址、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早年的繁华。珠海路临街建筑大多为二层,三层的较少。建筑的两边墙面的窗顶多用卷拱结构,主要是受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卷拱外沿及窗柱两端都有雕饰线,工艺精美。临街墙面的顶部都有各自不同的装饰和浮雕。珠海路骑楼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方形柱子特别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遗风。珠海路悠久的历史和房屋建筑的特殊风格,备受中外建筑学家赞誉,被誉为“中国沿海近现代建筑年鉴”。
沙脊街始建时自西往东兴建,街上南北相向的店铺保持着我国南方商居两用的传统建筑形式。广州会馆、公局、警察局和医院、学校都曾设在这里,是北海早期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沙脊街的代表性建筑是广州商人于清末建造的广州会馆(今海城区五小),该馆占地面积颇大,建有若干厅、堂、厢房和天井,具有我国南方古典建筑的特色。商业方面,较著名的有荣昌隆洋杂批发专卖店和广成、卜远成杂货铺。沙脊街著名的宜仙楼,是一连6间两层的酒楼,有“北海第一酒楼”之称。这间百年酒楼临街的墙柱上,老字号“宜仙楼”招牌还隐约可辨。清末诗人王传缙曾作《北海杂咏》,诗云:“宜仙楼上新翻曲,声调随它宫变商。”随着珠海路和中山路的建成发展,沙脊街逐渐失去其商业功能,变成以居住为主了。晚清宣统元年(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曾到北海老街住过一阵,就住在沙脊街上。
中山路原名为牛车路,是较有规模的骑楼大街,分为东、中、西三段,总长2015米,宽9米,路面侧有各3米宽的骑楼。中山东路204号,是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它建于189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洋楼。该邮政分局是继龙州之后广西开办的第二个分局,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清邮政分局之一。它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邮政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入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后,北海百年老街的保护和建设显得更加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更好地激发街区活力,延续街区风貌,使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走上和谐共赢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