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这个小镇

www.bianguan.net 2014-12-18 10:52:32 游记/攻略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滩散,在十万大山中,在中越边境线上,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镇,镇子面积小,三两条小街,冷冷清清。房屋老旧,大多墙壁斑驳,布满雨渍苔痕。乍见,给人的感觉是,衰老、落后。

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么一个小镇,名字却彪炳在十万大山革命斗争史上,只要打开本地史籍,就可看到“滩散起义”的记载。解放战争后期,在解放防城县的战斗取得节节胜利之时,盘踞在滩散镇的国民党联防队想凭借复杂的地形负隅顽抗,胜则进,败则抓丁抢财退至越南马头山一带当土匪。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十万大山游击队党组织派同志到滩散做策反工作,接受策反任务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经过多次与联防队队长的接触和几次三番晓以大义的劝说,联防队长终于被说服,1949年6月举行起义,弃暗投明。滩散血不加刃得到了解放。

这里地处北仑河上游,在未修边境公路以前,曾是一个热闹繁荣的商埠。从北仑隘和里火隘上源源不断流出的两条浪花喧腾的河流,刚好在滩散镇北面不远处汇合,形成了蔚为壮阔的大河,滚滚向东南流去,继续融纳沿途河流,逶迤107公里,流到东兴市竹山村入海,这就是中越界河。北仑河曾是一条连接十万山区和边陲重镇东兴的黄金水道。滩散因河面宽阔,东兴的拉滩船可到达滩散街埠头,每逢圩日,埠头泊满船只,卸货装货,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喧闹繁忙。街上店铺毗连,街边摆满地滩。商品琳琅满目,布匹、农具、日用百货,糖果、饼干等零食,本地的农副产品、山货、药材等等。附近村民到这里趁圩的人很多,买卖东西的都有。傍晚,太阳靠山的时候,他们到饭馆吃饱肚子,各自带着选买好的喜欢东西,高高兴兴踏上归途。沿边公路开通后,带动了边境各村镇的经济发展。边境山区与东兴结束了北仑河商运的历史,滩散埠头便变得冷清起来,到这里赶集的人也逐渐减少了,“门庭冷落,车马稀”。

滩散,原是乡级镇,在1979年之后,归那垌乡管辖,降格为村。现在镇子,依然保留过去的规模,只是容颜衰老。

镇子的形貌虽老,但人的精神不老,滩散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发展特色产业,种肉桂八角金花茶,养猪养鸡,搞边贸,开发旅游业,曾在2011年创造了人均收入9636元的好成绩,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滩散风骨不变,依然坚挺。它的风采绽放在村村寨寨。

滩散隔着沿边公路的对面,一栋崭新亮丽宏伟壮观的建筑拔地而起,令人眼睛一亮,这就是滩散小学。它始建于1921年,过去校舍皆为低矮的土墙瓦面,建筑、教学设施都极为简陋。广西卓尚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了回报社会,感恩教育,2010年为滩散小学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这栋四层共19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以及配套完备的设施。使滩散小学成为一所环境优美,形象伟丽的国门小学。给滩散增添了光彩,使这个古老的镇子春光显现。

在离滩散500米远的北仑河上游,一个伸出河中的绿墩上面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块花岗岩界碑,这是1346(2)号界碑。界碑异常干净光亮,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熠熠生辉,神圣、威严,昭示着主权不可侵犯。界碑周围是绿茵茵的草地,没有任何垃圾、杂草。据说因为有滩散小学“红领巾护碑小队”和当地边防战士共同护理,他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周边的界碑开展护碑活动,擦洗界碑,清理周边垃圾,拔除杂草。滩散小学“红领巾护碑小队”从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11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边防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护碑活动从未间断。滩散的边民也自觉保护界碑,不在界碑周围放牛,扔垃圾,看到有枯枝落叶,也主动捡起。体现了军民深厚的爱国之情和牢固的国防意识,携手并肩共铸钢铁长城。

上世纪七十年代,滩散有个边防八连,他们护碑保疆,爱国爱民。该连曾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连长被记一等功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这位连长是谁?他就是现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上将。滩散是一方产生英雄、将军的土地,了不起。

离界碑十来米远的上游,靠近沿边公路的河中,有一块形状极肖海龟的巨石,神态自若,泰然处之,狂风恶浪岿然不动。传说这块巨石是神龟变成的,龟在当地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有神龟降临的地方,必定不同凡响。

界碑对过沿边公路,上面是北仑河源头景区,景区入口旁边的大水车,吱吱呀呀唱着欢乐的歌,歌声飞珠撒玉。河道中满载笑声的五颜六色的橡皮艇漂流而下,像彩色的长龙蜿蜒腾跃。给这方山水增添了欢乐和生动。滩散,青春的热血在搏动。

滩散,越看越特别,越品越有味。在滩散口岸的旁边,有一座桥,设计独特,令人惊奇。你见过水中桥吗?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是一条建在北仑河上连接中越两岸的水泥桥,宽约一米多,桥两头高,中间低,呈弧形,河水从桥中漫过,当地边民称为“水漫桥”。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山洪暴发的时候减轻对桥身的冲击力。设计者可谓匠心独运。

这座桥,过去是滩散口岸通关之道。滩散口岸1954年11月对外开放。越南边境居民以赶集的形式,逢圩日凭临时边境证从关口进入滩散市场进行买卖(中方居民不过越南)。但双方货物贸易品种和每人每次贸易金额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是日常生活用品和普通劳动工具的小额贸易。两边口岸建筑设施都十分简陋。从开关到1976年,边民互市贸易都是这样的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大气。

1977年口岸关闭,互市贸易停止。直到1989才恢复通关。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才逐渐走向繁荣。特别是近年来,防城区那良镇政府乘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和紧紧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好机遇,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贸。依托里火、滩散两个边贸互市点,对应越南广宁省下基县20万吨级深水泊位,建成占地300亩的国际物流基地,将里火口岸建成国家二类口岸。现在正加快滩散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建设速度,完善滩散口岸和集镇基础设施,使其尽快对应越南芒街市海山社,树立起新的国门形象。

蕴藉深沉历经沧桑的滩散镇,将青春焕发,雄风重振,作更壮美的腾飞。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